原题: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 10 月 5 日宣布,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对此,你有何看法?
让我们从不太一样的角度来看。
这「三无」,指的是博士学位、留洋背景、院士头衔的「三无」。博士学位是科学家的相关知识走到世界前沿的标志,所以提「博士」;当时是 2015 年,正值「出国热」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要做出世界一流的水准,必须要到欧美深造,接受最前沿的教育,在最前言的科学环境中才有可能,所以提「留洋」;中国的科学家最梦寐以求的头衔就是「院士」,院士代表着国家对这位科学家贡献的直接肯定,所以提「院士」。侧面看出当时在科学界上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标准。如果放到现在或者是将来,可能就不会是这「三无」了。
再换一个角度:屠呦呦为什么「三无」?
屠呦呦科学生涯最重要的部分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这两项我们暂且按下不表。首先不作评价,把网络上相关的文章和信息拿出来说一说:网络上的一些自媒体和小媒体的文章认为,当选院士需要有论文、学历等硬性要求,而屠呦呦并不满足相关要求。又有文章表示,从两院评选院士的章程和中国工程院工作人员的相关辟谣中可得知,屠呦呦未入选院士并非上述原因。网友揣测更可能是参选院士需要推选,和人缘有关。另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表示,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65 周岁,年龄超过 65 周岁的候选人,获得 6 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且仅能接受 6 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学部院士应不少于 4 位。而屠呦呦现已 92 岁高龄。至于真相和原因,在这些或真或假的文章里,并不一定能辨认清楚。
再换一个角度,媒体为何选择「三无」科学家作为重点来报道?
每一次媒体报道新闻,都需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大做文章,特别是能力并不是很强的自媒体。当时自媒体刚刚兴起,大量自媒体喜欢集中抓住一个重点,抱团渲染。这里抓住的就是「三无」。挑这个点,主要在于它是「不同」的,可以脱离开主要的叙事,去生发自媒体作者自己的观点。很多质量并不高的自媒体喜欢「半叙事半议论」,来彰显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三无」这个点恰好抓住了自媒体兴奋的各个关键,所以被作为重点大加渲染。